一部史诗的开头,后来越看越离谱,把除了姜戈和牙医以外的人都设计成了垃圾,深刻意淫的方式从头到尾的了讲述了一个苦难黑人的夸张逆转,剧情没有任何真实性和合理性,以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黑鬼来诠释了个人英雄主义,毫无难度的情景设定,种种不合理剧情和细节,全程在以莫名其妙的貌似出其不意的杀人镜头就能赢得大家所谓的黑色幽默,就这样一部低端恶搞电影也能获得奥斯卡提名,和豆瓣8.5分,可见这个世界有多奇妙,林子大得有些过分……最后对小李的精彩演出表示惋惜
独自肩负世界,我该挣脱,还是放弃,打道回府?
面对恐惧,我发觉 人们束手无策
但我已无路可退 我在寻找自由,我会为此付出全部
我知道 一切都来之不易
世俗的枷锁越缠越紧
总是跌跌撞撞 也要继续前行。
江苏人给推荐的一首歌——叫做“Freedom”。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就被音符歌声里流出的对自由的向往感动了。接下来的几天,耳机里一直在回放这首歌,自由的旋律。
期末所有的考试结束了,终于看了用这个插曲的电影——《被解救的姜戈》。故事讲了一个赏金猎人在一次追杀中为了一条信息救了姜戈,在这次任务后舒尔兹与姜戈建立了友谊。舒尔兹知道了姜戈还有一个妻子,于是决定帮助姜戈救出他心爱的人……
影片中出现了大量白人、黑人对姜戈骑马的不解、嫉妒甚至恐惧。这已经是一种全民的观念,压迫者相信他们的压迫是合法合理的,被压迫者则认为这是他们应该受的。这是极不正常的、不合理的、恐怖的观念。我所理解的这种观念有三次:纳粹德国、文化大革命、贩卖黑奴。这是一些疯狂的时期,人们毫不知情的自相残杀
其实好久前就打算看了,然而被所有波折拖延,直到今天一切都结束了,貌似开始了回家倒计时,我开始翻找那些打发时间的东西,来尝试摆脱自己认为的沉默无聊。
影片是翻拍的,我没看过之前的版本,所以没法给出比较。不过昆汀从来不让我失望,这一次同样。当然,老演员在新片中同样有出现的机会。前一个小时,导演为他的故事做足了铺垫。直到一个小时之后,我才看到莱昂纳多,我想他该是第三主演吧,医生算是第二主演。
这是一部西部片,可不得不说影片给的年代让我以为这是奴隶们翻身的一个契机,然而没有,男主角并没有解救他的同胞带领他们起义的意思,一切都是个人意义的解救。莱昂纳多解释那块头骨时,我想这是推动情节继续的高潮了,可是,依然是解救自己。牙医本来可以不用死的,他比我想象的冲动,一个小时前,他明明给我人生导师的意味,可他还是一个太骄傲的日耳曼人了,完全控制不住情绪导致他死亡的提前到来。或许导演就是为了图个一时痛快,所以让快枪手死的没有合理的逻辑。你看之前的枪战,他出枪的速度绝对可以解决身后的枪手,但是他没有
随着“姜戈,姜戈”的粗犷歌声,一个比歌声还要粗犷的白人男子,拖着一口沉重的棺材在泥泞不堪的荒野里跋涉。棺材里装了什么,他要去向何方?1966年意大利西部片《姜戈》一开场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成为翻拍无数的经典暴力片。
2007年,三池崇史以《寿喜烧西部片》致敬《姜戈》,昆汀•塔伦蒂诺友情参演。2012年,意犹未竟的塔伦蒂诺亲自操刀,捧出《被解放的姜戈》,姜戈摇身一变成了黑奴,在一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赏金杀手的舍命相助下抱得美人归,提前一个世纪实现了马丁•路德•金的梦想,高潮段落或可称之为“一次握手引发的血案”。
暴力片要想拍出味道,在汗牛充栋的暴力影像中杀出一个黎明进入殿堂级别,殊非易事。库布里克的《发条橘子》(1971年),肆无忌惮的暴力场面与罗西尼的《贼鹊》、《威廉•退尔》序曲、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爱尔加的《威风凛凛进行曲》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散发着撒旦般邪恶的魅力;对暴行矫枉过正的批判,使影片的思想性达到一个哲学的高度:以反暴力扼杀人的自由灵性,必然导致国家暴力的强化
所谓戏剧,最让人为之一振的,永远是它非理性的部分!这句话是今天看奇葩说的时候,马东说的大概意思。当时听见这句话,不知为何,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来的画面,就是2年前看的《被解救的姜戈》中的一幕:舒尔茨牙医在即将和小李子·坎迪和解而达成协议的时候,忽然对小李子说了一句“对不起,我没忍住!”。然后火光四溅,一命呜呼,最后的尸体也只能在无人问津的马厩里放着。
尽管很多人说《姜戈》并不是昆汀最精彩、最令人佩服的一部电影。可是就因为这一句台词,这一场戏,这部电影也足以让人记住一辈子。而这就是那非理性部分的着迷之处,正因为它充满着人性中的血性与不妥协,任性而又肆意。而当人能够因为随心所欲而死,那就真的死而无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很对的规劝,家人和长辈统统都以过来人的姿态告诫我们,而我们自己也形成了自己无限的枷锁。而对我来说,我希望这句“对不起,我没忍住!”如万丈光芒般,照亮我前行。
【被解救的姜戈】划过快意恩仇的底线(草稿)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jzno1.com/yingshidaquan/vid-1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