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talist 剧情有点拖沓无关紧要,人物和世代有点架空,(虽然有特定年代和人种,但感觉角色内核没有完全阐述给观众,譬如男主为什么坚持,为什么觉得家庭和美国梦这么重要,而后面这为什么又慢慢破碎,缺少了一些很关键的视听语言对比和给观众的hint,作为没有经历过难民视角的观众来说稍微难以感同身受)但cinematography和服设道设计真的牛,好多场景都很喜欢,纯属电影人炫技,印象深刻煤矿场三角站位,和长镜头晃动跟随演员welcome to America,过曝到看清楚天空中的自由女神像太神了
非常奇妙的观影体验。其实剧情和人物都没有很喜欢,都有些predictable,感觉fountainhead感很强烈。但是!感受到了一种无言的沉重感,很难讲清楚来自于电影本身还是来自于拍电影的人。10mil的预算70mm拍这样一部非常epic的片子,这个过程本身就带着某种艺术家的执... 展开
要给电影The Brutalist译中文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单词既可以表示粗野主义建筑(二战后兴起的强调建筑功能和突出使用原材料的设计风格,也称粗旷主义),也可以指人,代表粗野派建筑师。
影片的主角拉斯洛·托特(László Tóth)正是这样一位建筑师,电影也围绕他和他妻子的移民经历展开,然而看到深处便不难发现,Brutalist在片中并非简单指涉建筑设计及其粗野的风格。诚然,拉斯洛在电影大部分时间里都在修建一座尚且可以称之为粗野派建筑的教堂/图书馆/社区中心,我们的观影
【粗野派】力量与美学的交织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jzno1.com/yingshidaquan/vid-111818.html